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创新,切实加强校地合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学生对思政课认同感和获得感,2022年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内江市东兴区人民法院、内江市高新区凤庙社区、内江市椑木镇光明村等单位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6个。截至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已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30余个。
为推动法院与高校深度合作,增强学生的法治防范意识,推动司法实践与教育教学互促共赢,内江市东兴区人民法院和我院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共建基地组织开展普法宣传、庭审观摩、案件警示等多途径、多形式的学生法治教育活动,以进一步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和观念。
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创新,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内江市高新区凤庙社区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弘扬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强化学生使命和担当,促进学生将自己所学法律知识付诸实践,将法律送到人民群众的手中、融进人民群众的心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关心关爱乡村儿童,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内江市东兴区椑木镇光明村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通过持续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系列实践教学活动,让思政育人更加鲜活、更加生动、更加有效,让学生深度理解、情感接受、内化于心,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
